奧克蘭是個三面環(huán)水的城市,因而海上活動是奧克蘭人最熱衷的活動,他們擁有豪華的游艇、快艇、帆船等,在節(jié)假日揚帆出海,或是乘風(fēng)破浪,或是沖浪、滑水,或是休閑垂釣,陶醉在陽光與大海中,充分享受大自然的恩賜,這就是紐西蘭人的特殊愛好,以奧克蘭人尤為突出。
我們迎著初升的太陽,來到韋特瑪塔港,欣賞千帆并列之勢,眺望奧克蘭港口大橋的雄姿。
奧克蘭港口大橋(Auckland Harbour Bridge)
建于1959年,橋長1079千米,8條平行車道,是奧克蘭懷特瑪塔港南北岸的繁忙大橋,也是紐西蘭唯一的港口橋。據(jù)最近的資料統(tǒng)計,該橋最高峰后天過往車輛近12萬輛,即每分鐘平均過往8輛,可見該大橋之繁忙程度。
我們來得尚早,帆船還在靜靜地停泊在港灣等待主人的駕馭。據(jù)說,在奧克蘭各個港口的帆船(艇)加起來就有十多艘,即平均每8全奧克蘭人就擁有一艘,而安置在港口的每艘船(艇)單是一年的租金就達1-2萬紐西蘭元,還未計算保養(yǎng)、稅收等相關(guān)費用,這足以證明奧克蘭人對船(艇)的特別愛好,也說明了奧克蘭人是何等的富有。
港口大橋與停泊在港口的萬柱桅桿,在橙色陽光的照耀下,組成了一幅無比壯麗的畫面。
奧克蘭是世界最大的波利尼亞人(Polynesian)(毛利人是其中一支)聚居中心。市內(nèi)女皇大街上矗立著一尊手握木棒的毛利勇士銅像以示紀念。
女王大街
奧克蘭最著名的、最古老的和最繁華的街道,在這條大街上遍布許多豪華的電影院、時髦的時裝店、高級的紀念品店……
女王大道(Queen Street)和帕奈爾(Parnell)區(qū)風(fēng)格迥異,是品味奧克蘭的現(xiàn)代光芒與悠然古意的最佳選擇,這里的新舊交融正是奧克蘭生命之樹常青的奧秘。
進入帕奈爾區(qū),一種時空倒錯的感覺就會抓住游人。雅致的咖啡廳,細致的白色庭院,雕花的小巧陽臺,彎彎曲曲的石板路,活脫脫一座歐洲小城。100年前,帕奈爾大道是殖民官員的住宅區(qū),為聊解思鄉(xiāng)之情,房屋多數(shù)都是依照維我利亞時代的式樣而建。為保存昔日的風(fēng)采,這些漆上粉紅、淡藍和淺綠的老房子經(jīng)重新裝修后,以文化村的形式再度活躍起來,成為一處既古老又時髦的地方。
奧克蘭是圍繞著火山而建的,丘陵地起伏延伸,坡道多而富于變化。市中心有許多狹窄的街道,這一特色源于早先一位在埃及任職的總督,他認為狹窄的街道能減弱陽光找耀眼和灼熱。
在五光十色的繁華街道上,圣誕節(jié)氣氛已十分濃厚。我望著火辣辣太陽下的圣誕老人,身穿紅裝,坐著雪撬,背著禮物的樣子,覺得很滑稽。印象中的圣誕老節(jié)是在天寒地凍大雪紛紛之時,而南半球及至奧克蘭的圣誕節(jié)卻是艷陽高照夏日炎炎。
在途經(jīng)的住宅區(qū),我們見到的都是整潔的街道和草坪,這些都不是市政的功勞。在紐西蘭,每人都是“花農(nóng)”,修剪花草樹木,清潔愛護環(huán)境已成為生活情趣的一部分,也是一種公共美德。
另外,紐西蘭人對廢物的處理都非常重視,每個街區(qū)都有指定的時間進行廢物收集,每家每戶平時把廢物分門別類包裝好,放置在垃圾箱內(nèi),等廢物收集公司進行收集,絕對不允許垃圾隨意堆放,污染街道,影響環(huán)境。
愛護自然、保護環(huán)境已成為紐西蘭人的日常生活習(xí)慣。
奧克蘭市中心的艾伯特公園(Albert Park)
占地78公頃,是市民小憩之處。旁邊是全紐西蘭擁有專業(yè)最多的奧克蘭大學(xué)和別具一格的奧克蘭博物館。
奧克蘭博物館(Auckland Museum)
位于奧克蘭領(lǐng)地(Auckland Domain)的中心。領(lǐng)地有80公頃的草坪、花園和一個稱為“冬季花園”的亞熱帶溫室。
這座厚重的歌德式建筑風(fēng)格的博物館建造在一座小山丘之頂顯得格外莊嚴。這里展示了有關(guān)毛利族和波里尼亞島的資料。館前矗立著一座雄偉的陣亡將士紀念碑,每年的4月25日都會在這里舉行隆重的悼念儀式。
紀念館以前是戰(zhàn)爭紀念館,目前館內(nèi)仍藏有戰(zhàn)爭遺跡,但主要是展出大量毛利人的簡單工具和武器,包括戰(zhàn)斧和用單樹干制面的25米長的獨木舟(獨木舟造于1836年,是最后一艘毛利戰(zhàn)船,可載100名戰(zhàn)士)。其他展品側(cè)重于自然歷史,太平洋文化和亞洲文化。
博物館有一與別不同之處就是它的參觀費,既不是采取免費制也不是采用收費制,而是實行捐贈制。博物館入門口有個捐款箱,參觀者隨意投入錢幣即可。
奧克蘭是世界上第一個進入2000年的大城市,因此于1999年12月31日的晚上將會有盛放空前的迎千禧活動在博物館附近的大草地上舉行。雖然我們可能沒有機會現(xiàn)場觀看這舉世矚目的焰火晚會,但站在草地上依然想象得到那光彩奪目的煙花,震耳欲聾的叫喊聲和五彩繽紛的服飾所帶來的熱鬧場面。
奧克蘭的一大特色是零散分布于城市各處的火山。過去這兒曾有50座火山,到18世紀中期毛利人的眾多部落定居于此,每個火山教師其天然屏障。1840年懷唐義條約把奧克蘭定為首都時,這兒還是非常荒涼的,后來為了建設(shè)繁華的都市,把49座火山開辟為公園和住宅區(qū),只留存最高的一座來作為紀念,這就是著名的伊甸山。
伊甸山(Mount Eden Hill)
位于市中心以南約3公里處,高196米。山頂設(shè)有了望臺,視野開闊,是眺望市景的好地方。
站在了望臺向下看,看見的是一個呈倒圓錐形的火山口,火山口呈灰黑色,已沉睡若干年,現(xiàn)供人們參觀。
過去被毛利人稱為“帕”的堡壘也位于此。
在了望臺上,我把市區(qū)和附近的海面一覽無遺。
奧克蘭的城市規(guī)劃依其狹長的地形而設(shè),周圍幾乎被海水包圍,東側(cè)是瀕臨浩瀚的太平洋的威特馬塔港(Waitemata Harbour)。在港灣外,散落如同珍珠般的零星島嶼,在港灣內(nèi)風(fēng)帆點點,海水清澈。整個城市以港灣大橋為界分為南北兩部分,海灘遍布兩岸,西岸最為著名的是皮哈(Piha)及穆里懷(Muriwai)海灘,海水湛藍,黝沙遍地,是滑浪風(fēng)帆者的天堂,北岸的塔卡普納灘(Takapana bay)及長灘(Long bay)在充沛的陽光下金光閃耀,是極好的游泳及潛水之處。橋北是住宅區(qū),房屋建筑大都為木頭房,橋南是市區(qū),有高樓林立的商業(yè)中心,綠意盎然的花園和寧靜舒適的住宅區(qū),而在地勢較高環(huán)境優(yōu)美的地方,則建有一些美麗的別墅……
眼下的一切在我眼中上多么的自然而富有朝氣寧靜中蘊藏生機。
在伊甸山的東南方,有一座很特別很特別的小山,山高只有183米,整座錐形山丘綠草如茵,唯有山頂上長著一棵大樹,這就是當?shù)刂囊豢脴渖健?br />
保存有十七至十八世紀毛利人城市的遺跡和城市創(chuàng)立者約翰•坎普貝爾爵士(Sir John Campbell)的紀念碑。
據(jù)說,一棵樹山從前是有許多樹木的,只因當?shù)赝林春輾W洲人侵占了他們的土地,故此將滿腔憤怒發(fā)泄在此山上,經(jīng)常在漆黑的晚上偷偷將樹木一棵棵地砍死,雖然當?shù)卣訌姳Wo,但無奈土著眾志成城,日積月累終于把山上的樹砍光,只剩下山頂?shù)囊豢谩F鋵嵣巾數(shù)哪强脴湟膊皇强桃獗A粝聛淼模徊贿^是用盡辦法也未能將它弄死,這可能是天意,所以土著也只好罷手。
一棵樹山無論是其名字、外形或是由來,都可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
紐西蘭號稱擁有十萬華人,但我從南島至北島,由旅游名城基督城、女王城、路托路亞到大都市奧克蘭,卻找不到一條唐人街,這是我始料不及的。每到一處海外的城市,我都會打聽唐人街在哪,到唐人街逛逛,尋找華人的足跡,但在紐西蘭卻很失亡望,每到一處得到的都是相同的回答:這個城市沒有唐人街。我百思不得其解,于是請教導(dǎo)游,可導(dǎo)游也不能自圓其說。
我想:紐西蘭什么時候才會有唐人街呢?
我懷著無限的眷戀和小小的遺憾,離開了這個令世人向往的地方。
|